中航特玻為英利配套建設海南光伏玻璃生產線
30962011-11-29 13:22:20
2010年8月23日下午,海南兩個標桿企業――海南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與海南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在省工信廳會議室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這兩家幾乎同時進軍海南的國內制造業巨頭,將依托海南本地資源,共同打造新材料和新能源產業鏈。
業內人士認為,兩大巨頭攜手既預示海南新興產業集群起步,又代表海南新型工業發展的新起點,必將成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一張新名片。
雙提速:
兩大企業你追我趕上項目
“中航特玻在廣東大亞灣建一個生產基地用了兩年半時間,海南英利建第一條100兆瓦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卻不到10月個月,讓我深切感受到了英利的海南速度。”在簽約儀式上,海南中航特玻公司董事長韓平元感慨地說。
其實,中航特玻同樣在海南也創下了令人矚目的“海南速度”。2009年初,在歷時4個多月的協商之后,中航三鑫與福耀玻璃達成了轉讓協議。今年4月20日,中航特玻在澄邁老城開發區投資的高端特種玻璃生產基地上第一條生產線――1號電子玻璃生產線點火投產;5月13日,該生產線正式出產玻璃。按計劃,高端特種玻璃生產基地將在明年8月建成。
韓平元透露,原本中航特玻計劃投資3億元配套建設日熔250噸光伏玻璃生產線,現在還要追加5億至7億元投資,才能追趕得上英利速度。據悉,中航特玻將繼續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在原先4條生產線的基礎上,再在海南建設4條超白壓花太陽能玻璃生產線,以滿足海南英利的需求。
繼海南英利年產100兆瓦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完整產業鏈項目一期工程投產后,8月19日該工程的100兆瓦擴建項目也正式開工。該項目明年5月竣工投產后,英利集團海南產業基地生產規模將達到200兆瓦。英利集團總經理王向東透露,目前英利又在獅子嶺工業園區規劃二期太陽能電池項目,該項目將于今年底與明年初滾動式發展。
這樣的建設速度,在國際上亦為罕見。
雙發展:
5年后將誕生雙百億企業
按照英利集團在海南的中長期發展戰略,未來三至五年內計劃建設一個包括光伏、大容量儲能、國際物流中心等重大產業項目在內的生態新興產業工業園區,總投資額將達150億元,主要包括晶體硅太陽能電池完整產業鏈擴建項目、大容量儲能、光伏配套材料、國際物流中心、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研發中心、英利集團全球度假會議和培訓中心以及英利集團(海南)總部等項目。
王向東說,屆時,一個包括光伏、大容量儲能等重大產業項目的光伏產業基地將在海南崛起,成為海南發展新型工業的一個“標桿”項目。基地建成后預計年產值將達160億元人民幣,利稅35億元人民幣,為當地提供1萬個就業崗位。
“如果一切順利,5年后中航特玻也有望達到產值100億元。”韓平元說,在海南建設4條超白壓花太陽能玻璃生產線,對中航特玻和海南英利上下游企業來說,雙方同時省下進出島運輸費用,一年可節約2億元物流成本,這是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好事。如果按照英利速度,意味著將來中航特玻要在海南上馬十幾條生產線。同時,也將帶動薄膜玻璃、太陽能電池等下游產業鏈。
“在光伏產業慣例中,每100億產能里就有30億的配套產能作為支撐。”王向東的話,讓人看到了海南新能源產業的希望。
“新興產業集群將成海南新名片。”省工信廳原材料處處長符智說,新能源作為國家八大新興產業之一,太陽能又首當其沖,發展新能源產業意味著海南不走高能耗、高污染的工業之路。
據透露,我省還將不斷延伸新能源產業鏈,率先開創將太陽能與電動汽車結合的先河,使海南真正成為低碳、綠色之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