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62011-12-22 17:03:01
2011年10月21日,濟南軍區(qū)聯(lián)勤部為答謝北京分院一所在綜合服務樓項目中的優(yōu)質服務,特邀請一所全體員工赴青島游玩。
我們剛出火車站就見到了負責接待的楊干事。楊干事為人熱情幽默。在驅車趕往駐地的路上,他熱情的給我們講解著青島的旅游景點、名勝古跡,并妥善安排了我們一行人的吃住行。
青島是個依山傍海、風光秀麗、氣候宜人、獨具特色的海濱城市。它岬灣相間,沙軟灘平,海岸曲折,城伴海生,海增城色。
第一天下午由楊干事帶領我們參觀著名風景游覽點棧橋,俗稱前海棧橋、南海棧橋、大碼頭。其位于青島市市南區(qū)海濱,青島灣北側,與小青島(又稱琴島)隔水相望。此橋早期做為軍用碼頭,建于清朝,到現(xiàn)在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它見證了青島的屈辱歷史與奮起歲月。經過多次翻修加建,現(xiàn)在橋身全場401.45米,在南段建有防波提,堤內建有民族風格的雙層飛檐八角亭—回瀾閣。棧橋兩側為黑色礁石,露出水面的礁石上站著許多游客和當?shù)厝耍屑毜膶ふ医甘障堕g的貝殼、海星。
遠處的小青島如螺,島上綠意濃濃,一座白塔亭亭玉立。
灣東側和北側,各式建筑整齊一字排在海岬坡之上。
離開棧橋我們前往另一個旅游景點——五四廣場,回首望去棧橋,發(fā)現(xiàn)在夕陽的映襯下,我感受到一種帶有些許滄桑感的浪漫主義情懷。
五四廣場,一座高大、雄偉的火炬型紅色雕塑聳立在五四廣場南端半圓形的廣場上。其名為“五月的風”。此廣場因五四運動而得名。它作為五四運動的導火索,五四運動所抗爭的主要目標和五四運動的重要成果——收回青島主權這一重要事實,不僅在中國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在世界近代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晚上聯(lián)勤部領導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招待我方員工,晚宴氣氛融洽、賓主盡歡。
第二天我們驅車前往素有“海上第一名山”的嶗山。嶗山山海相連,空曠幽遠,水秀云奇,自古齊記中就有“泰山雖云高、不如東海嶗”的記載。
嶗山太清宮始建于公元140年,公元905年在幾位著名道士的努力下,逐漸有了一定規(guī)模,此后建筑不斷增加。元朝時,這里成為全真派的道觀,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地位迅速提高,被稱為僅次于北京白云觀的第二叢林。
明朝時,著名的道士張三豐曾經在這里修煉。嶗山還和中國偉大的古代小說《聊齋志異》有聯(lián)系,書里面有很多內容取材于此,而且據(jù)說作者蒲松齡也在這里居住過。
由于時間原因,我們沒有進入太清宮參觀,只是在外圍觀看了一下。之后登上嶗山頂峰,遠望這海天一色,轉瞬間心情豁然寬廣舒暢。
游完嶗山我們在回酒店的路上路過金沙灘。雖然10月下旬無法下海游泳,但是依然擋不住我們對于夕陽下的大海的向往與熱情。
更有些勇敢不怕冷的人,直接下海感受大海的溫度。
就這樣,我們結束了在青島兩天的旅行。第三天一早趕往山東濟南實地參觀一所設計的濟南軍區(qū)綜合服務樓。該項目為商業(yè)綜合體,該項目的設計和參觀對于分院年輕一代設計人員是個很好的學習提高的機會,通過感性的認識,避免在以后的設計過程中出現(xiàn)“紙上談兵”的情況。
中午聯(lián)勤部再次在濟南宴請了我們一行人。午宴中,雙方一致認為在此次項目上的合作是愉快的,共同表示了對下一次合作的期待。